正值中美贸易战白热化阶段,5G作为我国贸易战一大筹码,着实让广大国人感到自豪,无论国家层面、社会层面还是运营商层面都对5G技术的正式应用十分憧憬,前天工信部还刚刚宣布准备下发5G商用牌照。

本文我将指出目前5G宣传中的一些不合理之处,笔墨将主要集中在网络而非无线通信原理。(手动狗头:因为啥无线电我也不懂丫)

低延迟

前几天在知乎上刚看到一个问题“既然中学学的知识大都用不到,为什么我们要学?”,有个回答说得好:“中学学的都算常识”。而如今关于5G的种种宣传让稍微接触过计算机的同志们感觉头皮发麻,想必这也是常识的重要性:

在《计算机网络》这门课程中,我们会系统地学到关于计算机网络的七大性能指标,而今天提到的低延迟属于“时延”这一方面的问题。传统意义上的时延又分为4个部分,这属于计网考试内容我们在这里稍微简化一下,就把时延当做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延迟。

那么问题来了,所谓1ms延迟指的是从终端到基站的延迟,而非终端到服务器的延迟。通俗地说,5G就相当于内置鉴权、计费等运营商功能的大号Wi-Fi路由器,延迟再怎么改善,也无法使我们日常使用的延迟表现有明显的变化。日常使用时,我们的请求往往是落在离你最近的CDN节点或者分布式服务器上,传输过程延迟的大头往往在光纤的长距离数据传输与路由器、交换机的数据处理上。
所以说上文1ms的时延简直就是在侮辱智商,当然运营商与国家还有大片自媒体在推广5G应用时夸大宣传在所难免,但请控制好个度吧,可别让老美在嘲笑我们这无力的5G宣传了。

高带宽

5G的高带宽也经常是媒体津津乐道的,毕竟下载速度是绝大部分民众评价网络质量的重要指标。
目前来说,5G理论下行速率高达10Gbps/s,约1.25GB/s,这也就有了部分媒体宣传的电影3s下完的谬论。
首先,看似1.25GB/s的速率爽翻了,可其实目前没有任何一款手机的存储设备有如此之高的连续写速率,绝大部分甚至不及它的零头(小米9连续写速率不达200MB/s):

那么问题来了,媒体们是怎么得到5G能3s下完一部电影的结论的呢?下到内存里吗?(手动滑稽)
其次,真实的用户环境也难以支撑如此庞大的瞬时流量,就算在当今4G网络环境下,相信大家在人流密集区域使用网络时仍觉得力不从心,断流、高延迟现象频频发生(联通别看了就是你)。打比方来说,4G理论下行高达150Mbps,可日常生活中,我根本没有体验过如此速度,其实也很好理解,要真不限制单用户带宽,估摸着十几个人就能带垮一座基站。
前面也提到过,基站就相当于带鉴权的大号路由器,路由器性能和带宽瓶颈摆在那,你不能因为说“这个路由器说是千兆路由器”,就以为它接在百兆网络出口上也能达到千兆外网访问的效果,更何况5G时代由于无线通信频率变高,信号衰减更快,5G覆盖同一个地区需要的基站数大大增加,这也给实际操作带来了不小麻烦。

如今,尽管5G正式商用还得等上一段时间,但多家厂商为吸引眼球早已开始行动。恕我直言,除了无人驾驶等极少数领域5G的到来的确解决了其痛点之外,其余的绝大多数领域引入5G纯属“为了5G而5G”。就拿远程医疗一例,大家动不动就说“5G高带宽,低延迟,给远程医疗的实现带来了可能”,我就想问了,4K视频流经过压制只要1MB/s就能流畅载入,要说延迟光纤说它第二谁敢说第一嘛?再说了,人命关天的事非要跟无线通讯打交道,乖乖地接根网线不比5G强?我希望各行业能理性看待5G,对多种技术解决方案认真比较,毕竟盲目跟风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。

Last modification:June 16th, 2019 at 11:57 pm
If you think my article is useful to you, please feel free to appreciate